部门文件
首页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4252428/2025-00002 信息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公安 / 报告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发文日期: 2025-01-06
文号: 连公通〔2025〕4号 主题词:
信息名称: 连云港市公安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内容概览:
时效: 有效

连云港市公安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1-06 18:21:16

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市关于法治公安建设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监督管理、提升能力素质,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健全落实党委领导法治公安建设的制度机制,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切实将法治公安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印发《关于全市公安机关党委班子履行法治公安建设责任的实施意见》,明确“三强化三推进三坚持三提升”工作措施,进一步提升党委领导法治公安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副市长、公安局长房庆忠专题调研法治公安建设工作,就健全完善执法管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执法保障体系、执法责任体系提出要求,先后37次对法治公安建设工作作出批示、提出要求。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印发《2024年全市法治公安建设要点》,明确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法治服务保障、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提升执法素质能力等5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构建与“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推进公安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印发《全市公安机关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聚焦强化公安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公安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设、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构建、公安行政执法和监督科技信息化保障、行政执法能力保障等方面,制定22项工作措施,明确责任部门,推动提升公安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三是强化督察评估。下发《关于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情况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公安建设情况综合督察的通知》,细化督察清单,进一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夯实基础,确保法治公安建设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实行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月报制度,每月向市局党委报告各地、各警种部门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

(二)整治突出执法问题,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关键环节,系统整治执法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执法质量。一是深化规范执法攻坚。制定《全市公安机关规范执法“六项攻坚”行动方案》,部署开展历年积案清结、涉案财物清理、突出顽疾清除、执法安全隐患整治、执法记录仪使用、电子卷宗录入“六项攻坚”行动,贯穿全年,不分阶段、不设环节,重在查纠问题、长效整治。分别制定《全市公安机关刑事积案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市公安机关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整改整治行动方案》《全市公安机关电子卷宗录入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方案》,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操作性,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二是深化专项执法检查。先后部署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检察监督案件、执法记录仪使用情况、刑事积案清理和经济纠纷类警情、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暨打架斗殴类行政案件、执法办案区安全隐患、涉案财物管理、涉赌涉娼案件、现场执法标准贯彻执行等专项检查,对发现的执法问题全局通报,纳入公安工作现代化考评,严格过错追究。二是深化执法质量考评。每季度对县、分局开展执法质量考评,通报整体执法质态、个案执法考评和法治重点任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每半年对市局警种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考评并下发通报,通报考评基本情况、执法规范化建设总体情况和考评发现的问题。开展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质态研判,分析全市公安机关执法管理工作总体情况、警情及接报案情况、刑事执法情况、行政执法情况、执法管理情况、执法主体能力素质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

(三)健全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推动执法权力规范运行。持续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强化执法权力监督制约。一是推进公安地方立法。推动《连云港市养犬管理条例》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联合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开展草案起草工作,广泛征求相关管理部门、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意见,组织开展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和社会风险评估。8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9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连云港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列入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二是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牵引,推动“四个”中心建设。按照“保护办案人隐私、方便报案人报案、录音录像全覆盖”的要求,建设县分局接报案中心;“实物集中保管、信息随案流转、权限同步移交”的原则,建设跨部门的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一体进驻、简案快办、提速增效”的目标,建设刑事司法“一站式”速裁中心;“询问取证、身体检查、心理疏导、司法救助、预防教育”的功能,建设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中心,打造“一站式”合成办案新模式,为规范执法提供有力支撑。制定《接报案中心(室)建设运行工作规范》,共建设、改造接报案中心10个,建成率100%;在基层所队建设改造接报案室133个,建成率100%。灌南县局、赣榆、海州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被省厅评定为一星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法治日报专题报道连云港赣榆区打造政法“一体化”执法办案中心实现简单刑案快侦快诉快判的经验做法。东海县局建设应用未成年人案件取证中心,实现未成年被害人在中心完成人身检查、调查取证、同步录音录像、心理疏导等各项工作,实现 “一站式”询问取证、“一站式”救助。灌南县局建设跨部门一体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打造涉案财物“1+N”管理新体系,获评“江苏省第二届公安科技创新奖”。建设应用“啄木鸟”案件管理中心网站,各中心巡查通报实现“一屏展示”,推动全市案管中心(室)全面落实“日巡查、周通报、月研判”工作机制,加强全程、动态、实时执法巡查监督。三是推进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建设。制定《连云港市公安局切实提升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议事决策效能十项措施》,全面健全完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对执法监督管理工作牵头抓总作用,提升议事决策效能。交警、经侦、网安支队成立专业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工作规则,强化条线执法规范化建设组织规划、整体推动、检查指导、监督管理和质效评估。市局治安、交警、刑警、经侦、水警、网安、禁毒、内保、出入境、环侦等警种部门按照要求开展条线执法质量考评,落实警种主体责任。

(四)强化执法能力培训,打造高素质公安法治队伍。常态化开展执法教育培训,强化法治理念,提升执法能力,着立打造过硬公安法治队伍。一是注重法治理念教育。印发《2024年连云港市公安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计划》,强化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落实,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公安建设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对增强调查研究责任感主动性、明确调查研究方向重点、提升调查研究质量水平等提出要求,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在服务公安机关依法决策、执法办案、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深化法治公安建设”专题调研,明确调查研究方向重点,以法治调查研究工作为抓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二是注重全警执法能力提升。组织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全市公安机关123名民警通过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97.6%,通过率位列全省第六。下发《关于做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学习培训和宣传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行政复议法学习培训和宣传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现场执法标准贯彻执行的通知》,狠抓规范文明执法习惯养成,培育执法自信,提升民警“教科书式”应对各种执法情形的能力水平,防止机械执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等问题发生。县、分局和市局警种部门共组织培训78场次,培训民警13000余人次,市局抽取现场接处警视频,对执行现场执法标准情况进行考评,狠抓规范文明执法习惯养成。组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力争通过率逐年提升。在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公安机关接报案与立案工作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2024)学习培训。三是注重法治专业队伍建设。开展全市公安机关“优秀法制员”评选活动,在基层所队派驻、专职、兼职法制员中评选15名优秀法制员,并对优秀法制员予以嘉奖,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法制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实战化建设,提升源头执法监督工作质效。制定下发《连云港市公安局公职律师参与信访接访工作制度》,规范公职律师参与信访陪访工作,提升公职律师履职能力。举办全市公安机关法制员能力提升轮训班,围绕执法办案中心管理、案件审核、执法监督、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等内容,对法制员进行培训授课,并开展实地教学,进一步提升法制员依法履职能力。

二、存在不足和问题

当前,法治公安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和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对法治公安建设统筹谋划和组织推动力度不大,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作用发挥不突出,执法管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执法保障体系、执法责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法治公安建设成效还需要不断提升。

(二)执法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从日常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情况看,执法记录仪使用、接报案与立案、办案程序、涉案财物管理等执法工作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执法问题,需要加大执法问题整治力度。

(三)重点任务需进一步推进。“四个中心”建设还没有完全到位,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还需要进一步提质增效;接报案中心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建设还要进一步推进,监督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

三、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2025年,全市公安机关将坚持法治思维、守正创新、科技赋能,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以执法能力建设为支撑,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和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工作为抓手,积极构建与“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为推进全市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健全法治公安建设工作机制。落实《关于全市公安机关党委班子履行法治公安建设责任的实施意见》,加强指导督促检查,推动工作措施全面落地,实现公安机关党委班子对法治公安建设领导的制度化、长效化。提升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议事决策效能,落实重大疑难案事件集体讨论、重大执法事项会商研究、重点执法工作调度、执法质效分析研判等工作机制,压实各成员单位执法监督管理责任。  

(二)加强法治服务保障。健全执法制度需求调研、征集机制,紧紧围绕基层执法实战急需和人民群众急盼,不断完善法律适用依据和执法指引,全面充实执法制度工具箱,为依法办案提供法律支撑。开展《连云港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立法调研相关工作。加强执法标准学习培训,组织各地、各警种开展实战训练、抽考抽评,狠抓规范文明执法习惯养成,培育执法自信,提升民警“教科书式”应对各种执法情形的能力水平,防止机械执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等问题发生。组织全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公安机关执法细则》(2024)学习培训,保障民警正确、规范、高效执法。

(三)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深化受立案制度改革,推进接报案中心(室)建设,实现接报案中心对各所队接报案室联网统一监督管理,着力解决受立案问题。健全执法质量考评指标体系和日常执法巡查、问题整改通报机制,部署开展执法突出问题整治行动,对执法问题频发地区开展定向体检,对重大典型案件及时复盘通报,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建议,推进执法问题常态化防范治理。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机制,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管理制度,深化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巩固提升行政复议诉讼“双零”成效。

(四)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坚持“应进必进、能进则进”原则,推动全部刑事案件和涉黄赌毒恶、复杂敏感行政案件进中心办理,其他行政案件尽可能进中心办理。拓展中心服务保障支撑办案能力水平,规范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职能,推进刑事案件集中速裁、涉案财物跨部门管理等机制建设。对110接报案件和接报案中心(室)上门报案,全量化、全过程纳入监督管理范围,推动落实接报案首接责任制,提高审查办理时效。严格落实办案场所使用管理“四个一律”要求,提升“人防+技防+物防+管理防”安全防范体系效能,坚决筑牢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的安全屏障。健全完善常态化执法巡查通报制度,及时发现、预警、纠正执法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一体推进执法明责、督责、考责、追责。

(五)强化法治公安保障体系建设。贯彻落实《连云港市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方案》,积极推广现场述法、专题述法,推动领导干部述法与年终述职考核相互融合,切实提升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警种部门主要负责人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强化全警网上学法、法治大讲堂、法制夜校、同堂培训,持续开展新法新规讲解、疑难案件剖析、执法制度评析等学习活动。全面落实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鼓励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坚持开展法制员轮训,进一步提升法制员、法制民警工作能力和水平。

                                                        连云港市公安局

                                                        2025年1月6日